职场做事的三种境界:想做、想做好、想做更好
- 2015-03-23 10:13:00
- 清华教学中心
- 转贴:
- 2293
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员工?是想度过碌碌无为的一生?还是想度过有所作为的一生?
一、想做
有个成语叫“心想事成”,只有心先想,才能事成,不想做,不愿做,就不可能成事。做事情的第一步是首先要想做,如果不想做,任何缜密的计划、完善的措施、正确的决策、严格的制度,都是一纸空文;任何创新的思路、有效的方法、重要的精神,都只能是画饼充饥;任何辉煌的前途、美好的梦想、远大的目标,只能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琐碎的工作是必须的,是应该的,尽管岗位职责没有明确说明,领导也没有要求,可是你做了,而且做得很充分,很到位。所以,只有一个人主观上想做,才有主动的行动。
只有想做,计划才能变成行动,愿景才能变成现实。
二、想做好
能成事的人不仅内心想做,主动做,而且想做好。他们不满足于平平淡淡的工作成效,不满足于一般的过得去的工作状态,他们总是在琢磨:目前的工作还有没有改善的余地?如何改善?总想把简单的工作做出精彩来。
很多人总想做些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但实际工作中我们接触到更多的是那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谈,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能够把大量的简单的事一件一件地做好,做到位,这其实是不容易的。
如果连简单的工作都做不好,又何谈复杂的工作?
什么是不容易?
把容易的事情坚持做好了就是不容易;
什么是不简单?
把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好了就是不简单。
这就是不仅想做,而且想做好,这就是做事的境界。
三、想做更好
能成事的人不仅想做、想做好,而且想做的更好。举凡一些在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顶尖人物,都有一个共同也是最基本的特点:对待平凡而简单的工作,热忱、专注与精通。因为热忱,所以能够投入强大的动力与能量;因专注,才能心无旁骛地勇往直前;因为精通,才能达到自己专业领域的顶峰。
一个人的工作好与不好有什么标准?可以说,很多企业,包括世界上管理最先进的企业,有很多方面只有一些笼统要求,并没有清晰明确的标准。比如,地面卫生做到窗明几净,干净整洁。
究竟地板拖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窗明几净?什么的程度才算干净整洁?恐怕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公司都没有一个能够用物理化学指标定量的考核标准,那么,在这样情况下,如何才算落实的好,落实到位呢?这只能靠每一个员工自己把握了。就是说,做到多好才算好只能靠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良心来保证了。
能成事的人总想着做更好,只要有时间、有余地、有条件,他们总是不遗余力、竭尽所能地争取取得更好的效果,达到更高的水平。
联系人: | 胡老师 |
---|---|
电话: | 18901122790 |
Email: | 18901122790@163.com |
QQ: | 306813768 |
微信: | kunpeng1207 |
网址: | www.umtchina.org |
地址: | 中国北京 |